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25464
国外美容医学最新研究与进展(八)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第10期
     [摘要]本期进展内容包括:①乳腺癌乳房切除患者因所处地区接触整形外科医师机会的差异与乳房重建率的关系;②1例3个月的患儿因双侧膝部外伤致双下肢截断行双侧下肢重接后2年的随诊资料;③女复男易性病患者的胸部手术;④腋臭的治疗:系统资料复习及统计学分析。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切除;乳房重建;双下肢截断;双下肢重接;易性病;腋臭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10-0141-01

    1 乳腺癌乳房切除患者因所处地区接触整形外科医师机会的差异与乳房重建率的关系

    尽管国家保健部门对因患乳腺癌接受乳房切除需行乳房重建者可提供适度的经费支持,但总体来讲,切乳后重建者的比率仍较低。尤其是少数人群因某些原因,接受重建者更少。本文就因患者所处地区与整形外科医师接触的机会很少而影响乳房重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选择2010年住院的病例和流动外科手术机构的10个相关资料,研究对象是因患乳腺癌而行切除乳房的成年妇女,查明所在健康服务区(health service area,HAS)的水平,并查明危险性乳腺癌标准的重建率(risk-standerdize breast reconstruction rates,RSRR),将这两者与当地整形外科医生的密度(整形外科医生数/每100 000人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为22 997名因乳腺癌而切除乳房的成年女性。涉及134个健康服务区,不同区域整形外科医师的密度差异很大,平均为1.4名/100 000人群,差异范围(0.0~2.6/100 000),平均乳房重建率为43.0%, 差异范围为(29.9%~62.8%)。整形外科医师密度高的地区,术后乳房重建率也高;密度低者,乳房重建率较低。在非白色人种区和无公费投保区的女性切乳后乳房重建的比率更低。即使是在整形外科医生密度高且有投保区,乳房重建的比率也有差异:在白色人种区为79%,而非白人区为63.3%,P<0.001。而在整形医师低密度区则无明显差异(34.4%vs36.5%,P=0.70)。

    在人种和投保差异的地区,缺少与整形外科医生接触机会的人群中,当因患乳腺癌接受乳房切除后,再进行乳房重建的几率有明显的差异。改善这种不公平的现状很有必要。

    [摘译自Ann Plast Surg,2017,78(3):324-329]

    2 1例3个月的患儿因双侧膝部外伤致双下肢截断行双侧下肢重接后2年的随诊资料

    1例只有3个月的患儿,因受严重创伤致双侧膝关节处下肢完全离断,在经历伤后4h的热缺血、2.5~3.5h的冷缺血后,接受双下肢重接手术,双膝关节功能已完全丢失。雙下肢重接后,有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右下肢无需补充处理,左下肢用尸体神经进行补充修复。双下肢显示良好的骨质与软组织的连接和生长。

    伤后随诊2年,康复情况良好。为若干年后重建膝关节提供可能性。这是至今进行双侧下肢重接获得成功的最小伤者。

    [摘译自Ann Plast Surg,2017,78(3):304-306]

    3 女复男易性病患者的胸部手术

    在女性要求变为男性的变性手术过程中,将胸部乳房处理成男性的胸部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本文报道88例女复男易性病患者的胸部手术资料:40例采用经皮下切除乳腺而保留原有乳头术式(NSM)有或没有乳晕乳房固定或乳头缩小术;48例采用双乳切除加乳头游离移植术(MFNG)有或无乳头缩小术。对其手术技术、图像资料、是否应用雄性激素、切下乳房组织的重量、术后伤口裂开发生率、术后感染率、血肿发生率、伤区增生性瘢痕发生情况、术后乳头丢失率以及需补充修正手术的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

    与采用MFNG术式相比较,采用NSM术式者术后出现血肿的发生率高,是其4.1倍(P<0.005);切除乳房的重量与血肿发生率无关;有1例采用NSM术式者,术后需再次手术加以修正、而采用MFNG术式者有5例需再次手术修正。MFNG组术后发生增生性瘢痕者多于NSM组,发生率分别为25%vs0%(P<0.01)。各组未出现术后感染者、未发生伤口裂开者、也无术后乳头丢失者。患者术后非常满意者为57例(57/88)。推荐采用此术式于其它女复男易性病患者为100%。

    对于女复男易性病患者,采用上述胸部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与采用乳头游离移植术式相比,保留乳头术式者血肿发生率较高。

    [摘译自Ann Plast Surg,2017,78(3):249-253]

    4 腋臭的治疗:系统资料复习及统计学分析

    本文作者从MEDLINE, EMBASE, Conchrane数据库等检索器中收集了各种治疗腋臭的方法,进行了文献复习,并用Meta-Analysis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腋臭治疗方法、治疗后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

    从2016年以前的资料来看,通过对腋臭行切除手术者复发率最低,只有3.0%;其次是通过吸脂法治疗腋臭者,复发率为5.5%;而用激光治疗的复发率为8.2%。吸脂术发生血肿率为1.6%,术区皮肤坏死率为1.5%。手术切除后血肿发生率为1.9%、皮肤坏死率为2.1%,而激光治疗的血肿发生率为3.1%、皮肤坏死率为4.5%。这两项并发症以吸脂术组最低。当并用刮除术时,手术组复发率和吸脂组复发率都较低(P=0.06,P<0.01)。

    对腋臭的治疗以手术切除效果最佳,吸脂术也是有效的疗法,并发症最低。当采用手术切除或采用吸脂法时如并用刮除疗法复发率更低,而激光治疗效果不理想。

    [摘译自Ann Plast Surg,2017,78(3):354-359] (李荟元)